電商平台上架即售罄,各類跳舞視頻瘋傳,創始人王興興“躍升”民營企業家代表,宇樹科技的火,燃遍了科技圈,並進一步燃爆了A股市場人形機器人的投資熱情。
宇樹科技有多火?金融谘詢終端Wind沒有給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專門設置概念股池,卻在近期加上了“宇樹機器人指數”。
今年以來,這一指數已經累計上漲46.38%。
不同於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炒作,此次圍繞宇樹科技的行情中,除了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老麵孔”外,更多體現在執行器零部件環節的差異。
比如前期熱門人形機器人概念股(603667.SH)今年以來幾乎偃旗息鼓,而曾經名不見經傳的(300718.SH)卻在2025年開年不久上演了翻番走勢。
自2024年9月股市行情啟動以來,公司股價一路上漲,截至2025年2月20日,漲幅達到743.85%。
2月21日,長盛軸承股價強勢整固,當天股價小幅上漲了1.03%。
在熱門投資品種輪動迭代的背後,“宇樹時代”的投資邏輯,與特斯拉時代有何不同?

“相關收入不到1%”的龍頭
人形機器人的春晚一舞,令宇樹科技成為了人形機器人主機廠的絕對C位選手。而針對長盛軸承的炒作也在開春後的第二個交易日不期而至。
截至2月21日收盤,長盛軸承股價本月上漲接近100%。而在春節前的12月和1月,宇樹科技機器狗在CES展中“一條狗都帶不回來”(機器狗被一搶而光),人形機器人開箱測試在全球互聯網瘋傳,已經讓號稱宇樹科技第一股的長盛軸承股價大受裨益,股價在此期間上漲約200%。
長盛軸承與宇樹科技有何關聯?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主營各種類型的自潤滑軸承等,此前應用於汽車、工業機械等領域,有降低噪聲、耐磨、輕維護等特點。人形機器人由於運動關節比例極高,自潤滑軸承的用量或有極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自潤滑軸承並非新物種,技術門檻也不如此前人形機器人的行星滾柱絲杆、六維力傳感器等高,其應用也早就較為廣泛。但人形機器人需要在使用中降低噪聲,並且家用機器人需要滿足無法高頻維護的特點,因此自潤滑軸承可能是人形機器人一個無法繞過的零部件環節。
長盛軸承也是為數不多的宇樹“明牌”供應商。近日,公司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與宇樹科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已簽訂合作協議並取得了訂單。
合作的產品主要為應用於機器人關節處的自潤滑軸承,該類產品已實現小批量的生產銷售,在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低(不足1%)。
毫無疑問,宇樹科技暫時的低出貨水平無法給長盛軸承短期帶來巨大業績裨益。而從長期來看,長盛軸承仍然能獲得宇樹科技的大量訂單,但是否“獨供”,獲益幾多,仍有待推敲。
然而,A股將長盛軸承作為宇樹科技“概念股”龍頭的邏輯,並非基於公司短期業績。
從炒“絲杠”到炒“軸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前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一場公開連線中透露,宇樹科技機器人與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路線有非常大的區別,其並不使用行星滾柱絲杠,而是更多地使用了傳統的電機電控組合。
王興興還強調,相比特斯拉,宇樹科技的方案更適合量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宇樹科技相關人士核實,對方表示公司機器人是否使用行星滾柱絲杠以王興興的對外表態為準。
而行星滾柱絲杠一般被認為是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部件之一,因其能有效將旋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並輸出較大扭矩,通常被設置在人形機器人手部、腿部承重關節附近。
在一些去年的密集調研中,行星滾柱絲杆最初被認為標配於特斯拉人形機器人。而由於該零部件對車床工藝的技術含量極高,導致其價格昂貴,但過去並未在大量機械設備之中使用,因此市場普遍認為,人形機器人爆發,行星滾珠絲杠作為“標配”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五洲新春則是行星滾柱絲杠的核心標的。有消息稱目前特斯拉人形機器人行星滾柱絲杠的供應商有德國舍弗勒和新劍傳動,而五洲新春則是新劍傳動絲杠產品的前道加工商。
增長潛力與稀缺性,令五洲新春成為絲杠炒作最為核心的標的,上一輪人形機器人炒作的絕對龍頭,其自2024年12月開始從18元左右,一度漲至48元。
然而在宇樹科技大火之後,五洲新春卻明顯掉隊。截至2月21日收盤,五洲新春回調至43.05元附近。
“行星滾柱絲杠是不是必須要用的,取決於它的模組方案,如果都是旋轉關節模組那確實用不上行星滾柱絲杠,即使是線性關節模組也未必非行星滾柱絲杠不可,也有用滾珠絲杠的,各家的方案考量不一樣”,高工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行星滾柱絲杠是特斯拉先用的,所以具有一定的方案參考係。”
事實上,相比其他人形機器人廠商,宇樹科技在關節電機上的功夫似乎下得更深。除機器人本體,宇樹科技還對外銷售高度集成的關節電機A1和GO-M8010-6。而根據記者從官網透露的信息來看,這些電機也隻是用電機、線圈、軸承等簡單元器件組合而成的高性能模組,並未涉及絲杠產品。
“機器人降本”或成主旋律
當然,宇樹科技此前並未使用絲杠,並不代表以後也不會用。
如近日便有消息稱,宇樹科技正與長盛軸承共同合作研發絲杠產品,但消息並未闡明絲杠產品是否為行星滾柱絲杆。
另一方麵,與宇樹科技同樣有合作關係的(300660.SZ),2月21日也傳出獲得宇樹科技大量執行器訂單的傳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江蘇雷利子公司(873593.BJ)在半年報中披露,其不僅更改了工廠地址,也開發了多類人形機器人零部件產品陣列,包括滾珠絲杠、無框電機、關節電機模組、伺服電機等,其與宇樹合作的傳聞暗自呼應。
“宇樹機器人更專注於本體和運動控製,特別是下肢的運動控製以及在四足機器人上比較領先。特斯拉全棧技術上都比較領先,更注重於機器人大腦以及上肢靈巧手的控製。受益板塊上沒有太大變化,其中價值量較高的零部件仍有較多的重合。”關注人形機器人行業的西部利得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當前,人形機器人的技術路線尚未收斂,很難斷定“宇樹科技路線”“特斯拉路線”,究竟鹿死誰手。
然而,部分業內人士卻仍然認為,宇樹科技的橫空出世,一方麵說明人形機器人仍然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一方麵也說明在具身智能發展帶來機器人動態能力的快速提升,其允許人形機器人廠商大量采用“降本路線”設計人形機器人,其對於人形機器人的量產,機器人行業的蛋糕做大,仍然至關重要。
(作者:趙雲帆 編輯:朱益民)